Spotlight
目前分類:99(上) 創意與社區營造 (18)
- Jan 13 Thu 2011 13:28
99(上)18-18 創意與社區營造 期末考試題
- Jan 05 Wed 2011 00:01
99(上)18-17 生活與社造遠景
【以指喻月 見月忘指】—從「±2℃」省思生活與社造遠景
【啟程】 為讓台灣民眾了解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陳文茜籌拍製作的「±2℃紀錄片」以台灣觀點出發,記錄氣候變遷對台灣將產生何等重大影響,此記錄片就如同「不願面對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的台灣版,獲得企業領袖聯手支持,「±2℃紀錄片」將於 2010 年 2 月 22 日首播,並展開一系列校園輪播。 由媒體人陳文茜發起、製作的「±2℃-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描述全球暖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影響,2005 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 (IPCC) 原本預估本世紀末 2100 年海平面將上升 18~59 公分,但美國哈佛 ( HARVARD ) 與普林斯頓大學 ( PRINCETON UNIVERSITY ) 科學家於刊載在「自然 ( Nature )」期刊的新研究報告指出,上個間冰期全球海平面較今日高至少平均 6. 6公尺的可能性達 95%,令人不安的訊息是,氣候上升攝氏 1.5~2 度,海平面就可能上升到 6 公尺;遠高於目前聯合國 IPCC 估計的 1.4 公尺。海平面若上升一公尺,11%的台灣土地,將無法居住或耕種11% 台灣土地,有的成為無法種植農作物的鹼土,有的大雨來時遭海水入侵,當暴雨來襲;雨量若為 1600 毫米,宜蘭、屏東、高雄、台南、台北等地區將遭遇洪水入侵。
- Dec 27 Mon 2010 22:58
99(上)18-16 【紀錄片欣賞】布農梅放棄
- Dec 22 Wed 2010 14:28
99(上)18-15【專題演講】打造文創社區
- Dec 14 Tue 2010 16:12
99(上)18-14 專題演講-新港心旅程
- Dec 07 Tue 2010 19:29
99(上)18-13 生產與生活
- Nov 30 Tue 2010 00:57
99(上)18-12 形塑城市性格
- Nov 24 Wed 2010 00:02
99(上)18-11 社群.文化
【社群.文化】 --以「文化/文化資產」概念談社群節慶
一、前言: 社群 vs. 制約
二、「文化」(Cultural):人文教化、社會價值系統的總和
(一)『人』
(二)『人』生活及活動模式的符號化
- Nov 16 Tue 2010 20:59
99(上)18-10 社群組織與經營
- Nov 11 Thu 2010 15:00
99(上) 18-9 創意與社區營造-期中考題
一、 簡答題(三題,50%)
(一) 社區營造為臺灣近年來之基層社會運動的重要表徵,亦為臺灣邁
向公民社會的重要歷程,何謂「社區(community)」?、何謂「社
區.總體.營.造」、併請以圖示輔佐說明?(15%)
(二)基層社群發展進程是台灣社區營造發展的重要基礎及改善標的,
- Oct 20 Wed 2010 12:47
99(上)18-6.7 造人-個體與社群
- Oct 14 Thu 2010 12:44
99(上)18-5 看.見.多元
- Oct 06 Wed 2010 20:41
99(上)18-4 社區營造經營五面向
- Sep 29 Wed 2010 20:38
99(上)18-3 台灣社區營造進程
- Sep 23 Thu 2010 00:28
99(上)18-2 社區營造思潮脈絡
- Sep 21 Tue 2010 00:57
99(上) 18-1-1 學期參訪及報告說明 -【值得帶好朋友去玩一趟的自助旅行】
【值得帶好朋友去玩一趟的自助旅行】學期參訪及報告說明
一、 總說明:
(1)本次課堂作業係本學期之總結學期報告,請慎重以對
(2)請尊重著作權請務必列出詳列參考資料來源,包括網站、書籍
(3) 繳交期限2010年12月30日繳交,逾時恕不受理!
- Jul 23 Fri 2010 08:39
99(上) 18-1 創意與社區營造 題綱
真理大學淡水校區 通識教育中心 99學年度上學期學程
《創意與社區營造》授課大綱
◎授課教師:謝志一 (hsieh.ayi@gmail.com)
◎課程部落格 http://communityayi.pixnet.net/blog
- Sep 22 Mon 2008 12:31
99(上) 18-2-1 參考文章-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
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 / 陳其南
民國八十二年,文建會即將社區文化發展方案作為積極推動的重點工作;而這個理念和政策提出之後,也受到政府首長的肯定與社會各界的呼應,李登輝總統在許多的場合都提到,新文化建設與基層社區文化發展的重要性;行政院長連戰在今年年初,更明確指出十二項建設之第三項為「充實省(市)、縣(市)、鄉真及社區文化軟硬體設施。」
今天,台灣的經濟發展和國民所得水準,台灣人可以四處做奢侈的誇富行徑,但是台北市和台灣各地的住居品質、都市景觀、鄉村格調、環境衛生、交通移序、公共安全、社區安寧等問題,卻幾乎到了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步。從先進國家的標準來看,都應該列入「不適合文明人類居住」的等級;很多國人也都有同樣的感觸,甚至引發不如移居他國的念頭。外人說台灣是「豬舍」、「火燒島」,那麼「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美譽,什麼時候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蹧蹋了?台灣社會的大多數人仍然是那麼遲鈍而缺乏覺醒嗎?五十年後,我們仍然要讓台灣的文化面貌和絕大部分的社區景觀,停留在第三流國家的水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