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週課程以探討眷村社區工作紀錄片為主題.參考文章如下
[參考文章]
回應歷史,營造家園—「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
董俊仁
「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自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發起至今將近三年,此一民間自發的眷村文化搶救行動,在夙有「黨外綠洲」與「民主聖地」之稱的臺北縣三重市發起,其行動意涵頗令人好奇注目。三重城市發展過程歷史性遺留的眷村文化資產,在當前國族政治糾葛衝突、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消失與三重城市意涵亟待創造的時勢下,「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試圖把握歷史的機會,透過人民的集體行動保存空軍三重一村、營造眷村文化園區,促進族群理解和好、創造三重城市榮光。本文將透過理解三重城市身世,探究「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意涵,回顧「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歷程,剖析行動意涵、釐清行動條件、檢討行動經驗,並以保存空軍三重一村營造為「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為臺北縣文化風貌型塑與眷村文化政策提出建言。
臺北大橋:承載夢想之地到落地生根
探討「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之前,本文欲再重新闡述三重城市身世,以提供理解此一行動發起的時空背景與意圖。地理上,三重市位於淡水河西岸,地處臺北盆地中央,轄區面積約為十六平方公里,與臺北三市街艋舺、城內與大稻埕僅一水之隔。歷史上,文獻記載明鄭時期三重一帶仍為平埔族武灣社漁獵之地。清朝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前後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移民,由新莊街逐漸向鄰近新莊的頭前埔(今頭前地區一帶)開發,再沿著大漢溪向下游拓墾,形成二重埔諸多小聚落(今頂崁地區一帶),最後開發的一段新生地稱之為三重埔,即為今日「三重」之由來,亦為臺灣先民拓墾史之見證。(註1)
自清朝建臺北城以來,日本殖民政府、國民政府延續以臺北城作為臺灣島政治商業中心,形成今日臺北都會區的空間結構。一水之隔的臺北縣由於地利之便,五○年代臺灣工業化後即快速吸引中南部城鄉移民聚居,進而再強化臺北都會區成為以老臺北市(今日之大同、萬華、中山、中正、大安、信義、松山等區)為中心的環型都市結構。位於淡水河左岸的三重市,早於清朝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即為臺灣南北交通要道,臺灣工業化以來因地利之便最早吸引大量城鄉移民前來打拼謀生。(註2)民國四十四年政府公佈三重地區都市計畫,計畫面積為七點二五公頃,幾達三重市行政區總面積半數,可証當年都市發展之迫切性。民國五十一年,各地城鄉移民移居設籍人口突破十萬人,三重市升格為臺北縣第一座縣轄市,亦是全臺灣第一座因人口聚居而升格的縣轄市。
三重市由於交通便利、產業迅速發展,造成人口聚居、都市急遽擴張,以致政府治理不及因應造成都市公共建設不足,復因都市產業變遷為輕工業,住民多為城鄉移民、住宅與工廠混合使用,因此水患、擁擠、髒亂與角頭等逐漸成為外人對於三重市的刻板印象與偏見觀點。鄭政誠於民國九十二年研究指出:「……惜過往主政者未能有效規劃三重,加以洪患嚴重、居民教育水平偏低及人口組成複雜、移民城市的過客心態等眾多因素,三重市的發展並不理想,甚至蒙上『流氓城市』、『髒亂之鄉』此等污名。至民國八○年後,由於居民自主意識逐漸增高,加上主政者意願,三重建設發展已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惟過於靠近臺北都會中心,是以衛星市鎮之附屬機能恐怕短期不易改變,到底三重未來應朝何種機能城市發展,此實有賴執政者與全體市民共同集思廣益加以規劃、解決。」(註3)中華民國國家定位與臺灣地方自治行政區劃之間的扞格,造成臺北都會區一個生活圈卻分由二個不同的政府單位治理,衍生不同的治理制度與生活環境,導致臺北縣都會區十座縣轄市的公共建設與服務品質不符住民需求,實為三重市與臺北縣治理困境的淵源。臺北縣政府周錫瑋縣長積極推動「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意圖以修法解決制度困境,「地方制度法」修法公告實施後臺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可望為前述提問提供解決契機。
三重市的都市化歷程與公共建設不足導致城市污名化現象,歷屆三重市長不約而同以強化基礎建設與文化建設為治理要務,即是有感於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地方文化與強化地方認同之迫切性。民國七十七年全臺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屆期後,行政院公佈實施「加速取得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方案」,三重市因設籍人口已達三十六萬六千人,增加取得三十三座公園用地,而今日三重市開闢之綠地公園計有四十四處、面積合計約十三公頃,不下臺北市各行政區規模。(註4)民國八十一年三重市長補選,由民進黨提名的陳景峻當選,提出建設三重市成為「文化、綠化、現代化」的城市,即積極開闢公園綠地並舉辦文化活動。民國八十七年國民黨提名的朱清發當選市長,持續進行三重市各項公共建設,完成三重市行政大樓改建與綜合體育館新建之硬體建設規模。民國九十一年續由國民黨提名的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當選市長,李市長長年致力文化事業、素以文化建設見長,競選連任政見更闡述「……,期能全方位建設,讓三重脫胎換骨,成為一等城市,使市民有歸屬感和榮譽感……。」(註5)綜觀三重市政於歷屆縣長與市長賡續努力下,公共建設與市民服務於質量上均有長足進步,並已獲得多數市民肯定;惟三重市民對於三重市的認同感是否同時獲得提升?是否可以昂然說出:「我住三重市,我是三重人!」此提問實為「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關注焦點。
寶島大夢:民主政治到社區總體營造
戰後的臺灣社會受到歐美「現代化理論」的影響,在政治高壓統治的氣氛中致力追求工業化、現代化,締造出臺灣經濟奇蹟。戰後五十年,臺灣被納入國際經濟邊陲分工位置,形成產業資本主義化、社會結構多元化,高度的經濟發展形成了多元的社會,而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民間要求參與政治的呼聲日漸高漲,執政的國民黨被迫逐步開放民主政治。因此,臺灣的民主政治與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並非是與「現代化」同時並行,而是歷經四十年「政治萎縮、經濟躍進」的畸形發展歷程。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逝世,由李登輝繼任總統,李登輝以第一位臺灣人總統的身分入主總統府,李登輝繼承了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提出「生命共同體」論述,藉以打造新國家認同。(註6)
臺灣特殊的歷史過程造成本土歷史與文化的斷層,自八○年代開始民主運動衝撞國家威權體制累積的能量,同時點燃了社會運動的火苗。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政府解除戒嚴令,在解嚴前後掙脫出來的臺灣民間社會力,除了在政治領域上持續要求國家進行制度的變革,也開始投身挽救日漸破敗的鄉土。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三日成立的鹿港文教基金會,悄悄地揭開了草根社區運動的序幕,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團體如同雨後春筍在臺灣各地浮現出來。民國八十三年十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在行政資源的挹助之下,「社區總體營造」成為顯學,連帶促成地方文史團體與社區組織的蓬勃發展。
對於當時國家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黃麗玲在民國八十四年的研究中指出八○年代是對抗國家的政治運動與社會運動的高峰期,相對地在九○年代時勢中誕生的社區運動及「社區共同體」論述因其同化取向,而在本土化的脈絡中與政治的「生命共同體」論述產生了共振效果,共同朝向建構新的國族國家(nation state)。在這個時期,「社區」已經脫離了她在威權時期所扮演的民生基礎及政治動員的角色,而在草根民主與民粹政治並行的本土化過程中,轉換為一個具有能動性的社會單位。國家此時透過文建會所執行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雖然不是出自於國家機器的靈敏應對,然而藉由資源的下放,卻也重新調整了國家和社會的關係,部分地緩和了國家的正當性危機(註7)。
自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開始,至今已有十三年的歷史,政策推手陳其南認為:「社區總體營造是跨越最多政府部會的施政理念,也是地方認同意識與公民社會建構的基石。」(註8)在這十三年之間,「社區」這門顯學以烽火蔓延、風起雲湧的形勢席捲臺灣,透過政府、民間與社區的共同努力,臺灣社會確已累積相當多豐富動人的「社區總體營造」案例經驗,諸如:農漁村、客家聚落、原住民部落等鄉村型社區營造案例,惟獨都市型社區營造案例較為稀少。都市型社區由於形成歷程短暫,社區與地方認同感不足,社區意識與參與動能薄弱,造成社造工作推動的困難度較高。「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以民間自發行動結合民間與政府行政資源,試圖於「眷村文化保存運動」同時推動三重市「社區總體營造」,其行動歷程與經驗已成為當前臺灣都市社區營造與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工作重要案例之一。
眷村再生:以眷村保存豐富臺灣文化
「眷村」是臺灣近代特殊歷史過程中產生的獨特住居型態,眷村特有的住居記憶與人文網絡是多數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經驗,是臺灣重要的文化泉源,亦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臺灣的眷村多數在民國四十年初期設立,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眷村由於生產過程的特殊性以致於長期難以改建,無意間保留了特殊的歷史風貌與人文氛圍。眷村為國家提供土地房舍予軍眷居住,透過「居住證」之認可機制提供眷戶居住權,眷戶並未擁有房舍與土地之所有權。民國八十五年公告實施之「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即為國家透過政策法令處理眷村的歷史命題,在現行機制下眷村土地成為眷村改建的資本,藉以運作眷村改建機制,因此近十年來臺灣各地眷村幾乎同時面臨重大改變,多數的眷村快速拆除改建成為公寓大廈,老舊眷村已難復見。
臺灣眷村的歷史意義與價值,一般認為可以作為外省族群因戰爭播遷來臺灣,從臨時安置到落地生根的見證。眷村是政府為安置軍眷而形成的社區,故眷村文化因子可從以下面向加以探討:社群面向與國家認同、隸屬軍種緊密關聯,時間面向反映臺灣戰後政治社會經濟發展歷程,空間面向則與眷村空間類型、空間生產條件與眷村所在環境息息相關。以探究空軍三重一村的歷史文化為例,可以粗略分析如下:(1)在社群面向之國家認同與時間面向,空軍三重一村與臺灣各地其他眷村殊無差異。(2)在社群面向之隸屬軍種,空軍三重一村與同屬空軍軍種之眷村,共享空軍之眷村文化,與不同軍種間之眷村文化則有差異。(3)在空間面向空軍三重一村沿用日治時期防砲陣地基地,故眷村小山坡(防砲陣地掩體)為一村人之重要生活場景;另因鄰近淡水河故常受水患之苦,特殊之「防洪樓」建築可見證其地域特性,而此地區洪患歷史經驗同時又與眷村外之族群共享。因之,眷村文化之特性可包括:(1)共通性:全國各地眷村人擁有共同國家認同與中原文化傳承。(2)特殊性:不同軍種之眷村人有其專屬之強勢省份文化與次文化。(3)地域性:各地眷村人與其所處環境與族群產生地域之文化創造。(4)時代性:眷村凍結的空間感反映其獨特之歷史脈絡。(5)空間性:眷村人與眷村房舍空間配置形成之空間經驗與文化創造。
臺灣眷村存在已有五十餘年歷史,在眷村改建轉型成為新城後,眷村文化將隨時空變遷轉型。眷村二代子弟張衡華於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中表示:「……因為〝眷村文化〞隨著新社會的形態改變即將式微走入歷史不復存在;在它存在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歲月中,給每個個人、家庭、社會,甚至國家創造並注入諸多多元的養料才孕育出在中華人文歷史中特有的〝眷村文化〞。為使這個在臺灣社會生活中特有的〝眷村文化〞不致在日後無籍可追,無蹟可考,乘開創〝眷村文化〞的長者依然健在,乘〝眷村文化〞的親身經歷者記憶尚新時採用一切方法將它鮮活的以實物、以文字圖片等方式保留下來傳頌後代子孫,吾認為真是一件極為可頌的,……。〝文化〞是有生命的活體,必須有人代代相傳去呵護,去培育,去發揚,而沒有文化底蘊的群體不會久遠的。」(註9)
「眷村」作為眷村文化依存的實質環境,是臺灣眷村文化的關鍵見證,因之亦成為眷村文化工作的關鍵命題,是故全國各地的眷村文化工作者皆汲汲於推動眷村文化空間之保存,進而於此基礎上再進行相關文化軟體工作。然而,現行「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機制未有眷村土地與房舍保存的相關規定,因此無法取得土地並保存與再利用眷村文化空間。「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選擇位於三重市都市計畫編訂公園用地之空軍三重一村做為主體,即是援引現行都市計畫法規定,公園用地無法於市場標售且有百分之十五之建蔽率可作為公園相關建築設施之用,作為推動空軍三重一村保存的基礎條件。都市計畫的編訂提供了空軍三重一村保存的機會,然而卻非保存行動的關鍵。事在人為,眷村的社區工作是由眷村自治會負責推動,在三重五座眷村中唯有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已交由眷村第二代接棒,目前擔任自治會會長的王繼新先生為人謙沖熱誠,對於眷村文化工作有理念,積極促成自治會參與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成就保存行動啟動的關鍵條件。
蛻變展翅:以眷村保存打造三重榮光
刻板印象與偏見觀點源於人們對於事物的陌生與疏離,無論是外人對於三重的印象或是本省人對於外省人的印象皆然;「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的意義即在於透過接觸、認識與對話,提供一個顛覆刻板印象、超越偏見觀點的三重群像。李文吉於民國七十五年以三個月的時間於三重市進行採訪,發表「三重?三重,好的很!」報導,人間雜誌主編指出:「長年以來,暴力、色情、髒亂是大眾傳播中為三重市所造的形象。獨獨本文的作者(李文吉),把他的焦點放在三重市淡水河堤一帶的社區,看見三重人民的勤勞、責任、尊嚴、自信,以及對家庭、朋友和鄰人的關懷、友愛、支援和希望……」。(註10)而眷村二代王繼新會長對於三重市的情感亦足以讓三重人深刻反省:「在我的生命中除了父、母、兄、姐、妹的名字外,烙印最深的就是『三重』這個名字,他是我的故鄉,我永遠的故鄉。」(註11)三重市是臺灣移民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軍三重一村保存將是三重市民人心的試煉,試煉多數三重市民(本省人)對於少數三重市民(外省人)生命情感的尊重與包容。筆者相信當三重市能夠留下一座眷村,三重市民能夠瞭解認同支持眷村保存行動,進而以擁有眷村文化園區為榮,屆時三重市將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
國民政府播遷至臺北市後,三重市由於地利之便設有數個軍事機構,包括:位於今日正義南路光興國小的憲兵學校、位於今日三和路光榮國中的防砲司令部、位於今日五谷王北街先嗇宮旁的電檢處,同時政府於軍事機構週邊設置眷村以安置軍眷、穩定軍心。空軍三重一村位於臺北縣三重市正義南路與同安東街路口北側,鄰近光興國小與同安公園,為民國四十三年婦聯會為安置空軍防砲司令部軍士官所興闢,原眷戶共有五十九戶,佔地約有一點四公頃。空軍三重一村現址原為日軍防守臺北橋與臺灣總督府之防砲陣地掩體(一村眷戶稱之為小山坡),戰後眷村房舍以圍繞砲陣地掩體佈局,隨著時代變遷防砲陣地遺構轉變為今日之大廣場與小公園等開放空間。空軍三重一村原眷戶軍階多樣,故眷舍類型包含甲、乙、丙三種房型,另因眷村緊鄰淡水河常遭颱風水患損毀,經軍方體恤同意眷戶陸續改建,復以自治會與眷戶用心經營形成今日居住品質良好之社區環境。自國防部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政策以來,空軍三重一村由於被編訂為都市計畫第三十六號公園用地,眷戶一直處於擔心提前拆遷的不安情境,直至民國八十七年完成改建認證確定待板橋市健華新城完工後再行搬遷,眷戶的心情方較為篤定、關注焦點亦由爭取就地改建安置轉為關心改建新城的期程。(註12)民國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健華新城改建作業持續進行中,空軍三重一村等候搬遷拆除之際,熱心的市民、社團與眷村組織者為保留三重市眷村生活記憶與尊重多族群文化歷史,共同發起了「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開展了一場關注城市文化歷史發展與多元族群和諧的行動。「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眷村文化空間保存行動,亦是扭轉三重市城市內涵與形象的行動。
眷村作為集合式居住類型,即具有「領域感」意義,「竹籬笆」一詞即表徵眷村從家戶到巷道再到村外之多層次領域感的存在。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如同臺灣各地的眷村保存工作所面臨的挑戰,在論述上必須回應眷村文化是什麼?為什麼要保存眷村文化?在行動上必須處理眷村文化要保存什麼?眷村文化要怎麼保存?由於眷村長期的封閉感,造成週邊鄰里與外界對於空軍三重一村感覺陌生,「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工作小組」在行動上,即著力於讓空軍三重一村從一處好品質的封閉型社區環境,逐漸轉變成為一處富涵歷史文化的公共空間。為了能邀請更多社區民眾共同參與、關注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議題,工作小組依眷村內部情勢演變,陸續在眷村內舉辦了對村外社區、市民開放的活動,如:蚊子電影院、座談會、影像展、工作營、公共藝術展、研討會與常態性課程等,以持續為營造行動累積參與義工與能量。
「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自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發起後,工作小組於民國九十四年四月與臺北縣市十七所社區大學組成之淡水河守護聯盟合作舉辦「三重一村與淡水河的愛與情座談會」,探討空軍三重一村與淡水河五十餘年人與河流的記憶,展開空軍三重一村第一次的眷村環境導覽與眷村文史口述的工作。民國九十四年六月與外省臺灣人協會、三重社區大學合作於空軍三重一村廣場舉辦「二○○五年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於六月十一日至七月二日播映六部紀錄片,包括蕭菊貞導演拍攝的「銀簪子」、湯湘竹導演拍攝的「山有多高」、鳳凰衛星電視臺提供的「一九四九大遷徙」、胡臺麗導演拍攝的「石頭夢」、顏蘭權與莊益增導演拍攝的「無米樂」、崔愫欣導演拍攝的「貢寮你好嗎」。「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放映期間獲致輿論報導關心,三重市眷村保存議題首度見諸於媒體,同時「無米樂」與「貢寮你好嗎」二部頗獲好評之紀錄片,吸引約二百位民眾首次進入眷村,觀賞首度於眷村播映探討本土農村與漁村議題的紀錄片。社區營造必須是兼具理想且務實的行動,以「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來思考,在籌備之初工作小組有意識選擇探討眷村外省族群生命經驗的紀錄片,期待透過影像力量凝聚眷村人對於眷村生命經驗的情感,同時為保存工作伸出友善的手。而選擇「無米樂」與「貢寮你好嗎」二部本土旗幟鮮明的紀錄片,則是搭配此二片風潮邀請眷村外的觀眾進入眷村,帶動眷村保存議題。預期中在眷村播映這二部紀錄片的風險果然發生,然而面對自我創造的挑戰也帶來新的力量,在「貢寮你好嗎」播映會場筆者與眷村影像工作者李俊賢結識,李俊賢「寄望『影像』強化記憶的穿透力,讓攝影來對抗遺忘!」(註13)以眷村影像壯大了行動力量,而筆者也相信社會的進步就來自於多元差異之間的包容與對話。
民國九十四年八月,工作小組與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合作舉辦六天五夜的「再現空軍一村—三重市眷村文化公園規劃設計工作營」,同時成立「空軍三重一村村史工作站」。工作營期間透過學員、工作小組與眷村自治會的努力,持續累積空軍三重一村之口述歷史訪談與老照片影像,展開「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編輯製作工作。工作營籌備期間,引發公共電視台策劃之「我們同國」紀錄片拍攝計畫徵詢,經雙方懇談後由呂東熹製作人、吳東牧與王興中導演展開為期十四個月的紀錄片拍攝計畫,「遲暮旅程」紀錄片於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先後於誠品書店敦南店與公共電視台公開播映,呈現引人深思的眷村臨老遷徙與記憶重生故事。民國九十五年四月,眷村自治會與工作小組完成全國第一本由眷村自治會自力出版之「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同時舉辦「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發表會與臺灣眷村影像展」與「二○○六年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引發TVBS電視台「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臺灣」節目與平面媒體關心報導,並獲得全國各地眷村文化工作者的關注。同時,工作小組與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合作,獲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推薦與文建會補助辦理「九十五年度縣市層級社區營造輔導計畫」,即聘請吳東明先生為專職工作人員,並設立工作室推動「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由於眷村改建新城情勢複雜,故工作小組未直接進駐眷村工作,而以舉辦活動方式逐漸打開眷村大門、邀請眷村外之民眾來到眷村。期間工作小組舉辦了「蛻變展翅—文化空間營造與地域光榮運動研討會」,並於暑假期間與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合辦「二○○六少年遊—三重市眷村文化歷史探索隊」,拓廣拓深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的議題與意涵。
為能保存空軍三重一村、避免拆遷危機,工作小組主動向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提出空軍三重一村文化資產審查申請,五月十五日文化局邀集審查委員進行會勘,七月二十七日空軍三重一村防砲陣地遺構與眷村現有房舍通過歷史建築登錄審查,臺北縣政府於八月二十八日公告空軍三重一村「全村」登錄歷史建築,為空軍三重一村的保存奠下基礎。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健華新城交屋後,眷村搬遷已迫在眉捷,工作小組評估由專職工作人員每天定時於一村自治會定點工作,進行三重市五眷村之文物與老照片蒐集工作並掌握眷村及時動態。然由於工作人力有限、行政事務繁雜,此想法未能獲得足夠資源支持實現,殊為可惜。因此,工作小組決定將每週二於外臺會召開之工作會議移往空軍三重一村舉辦,同時工作小組面臨組織成長瓶頸,且面對繁雜之眷村文化工作亦深覺知識之貧困,由吳東明提議之「後眷村時代—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論壇」因而產生。民國九十五年九月至九十六年二月每週二晚間工作小組於空軍三重一村展開「後眷村時代—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論壇」與「眷村再生—文化資產新生命論壇」,歷經二十六場次課程逐步為營造行動累積義工團體,義工的加入為工作小組帶來新能量,借重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的支持,工作小組也逐步由義工劉翰雲與陳美玲開展眷村文物收集與眷戶生命史訪談的工作。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工作小組有感於眷村搬遷後應逐漸轉化社區空間為公共空間,藉以漸進轉化眷村內外之關係以累積營造行動能量,故結合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向文建會申請「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展開「眷村開門」公共藝術行動。由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陳幸均理事擔任策展人,邀請李俊賢、李國民、許拯人、彭弘智與微型樂園進行公共藝術創作。陳幸均與微型樂園合作「房子的記憶」,以reacTABLE技術將眷村的老照片與其他的記憶片段象徵的老照片或聲音串聯起來。李俊賢以「衣服」隱喻「記憶」,佈置臺灣眷村照相簿之「開門影像檔」,藉由打開眷村、眷戶、客廳、房間與衣櫃的門開啟眷村記憶心門。李國民拍攝十六戶眷戶室內場景製作「三重一村手工書」,呈現抽離現實虛無美感的眷戶生活場景。許拯人以鑲有半透明中國地圖的突面鏡,探討眷村居民與中國大陸「故鄉‧異鄉」情感關聯。彭弘智以攝影機架設在三重一村眷戶飼養的狗狗頭上拍攝紀錄片,「三重一村的BOBO與NONO」從狗狗的視角紀錄眷村勾起眷村最平凡的記憶。「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其間透過自治會與王繼新會長的協助,工作小組徵得眷戶蕭家同意使用其閒置房舍即由論壇義工劉翰雲與陳美玲進駐,配合十二月下旬舉辦二天之「當社區碰上藝術研討會」展開眷村文物佈展工作。此眷村文物展示站隨著眷村文化工作的推展,逐漸擴張功能成為眷村文化工作站,與自治會二樓之上課、會議空間有互補之用。同時,尚未搬離之眷戶也開始聚集於小公園增加使用設備,將小公園轉化為一使用強度極高之公共空間,並產生豐富之空間經驗。
為能確保空軍三重一村歷史建築於「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成立前獲得妥善維護,工作小組積極思考圍籬與保全之外的眷村維護管理機制。因此,工作小組結合三重在地之三重與蘆荻社區大學於春季班開課,規劃開設十八週(民國九十六年三月至七月)免費課程六門(週一至週六)。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中旬,工作小組與三重社區大學合辦之「眷村講堂」開班,共吸引約七十位學員選課,順利開辦之「眷村講堂」包括:節慶活動班、社區營造班、眷村攝影班與眷村美食班。各課程學員透過工作小組講師,於課程中逐步認識空軍三重一村環境與「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根據期末問卷調查多數學員於十八週課程後已能提出對於眷村文化園區營造的想像與願景。同時,工作小組並積極轉型籌組「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協會」,為後續眷村文化園區籌設與經營相關事宜做好準備。
多元豐厚:催生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
根據統計國防部列管之眷村有八百八十八處(註14),其中臺北縣的眷村數為九十六個,占總數之百分之十點八,僅次於臺北市居全國第二位;眷戶數為一萬三百三十七戶,占總數之百分之十七點三八,居全國第三位。臺北縣的眷村分佈集中於中和(二十九個)、新店(十五個)、板橋(九個)一帶,合計為五十三個,其餘四十三個眷村則散佈於十六鄉鎮市,其中有五個眷村位於三重市。(註15)臺北縣的眷村研究,以何思瞇於民國九十年透過對臺北縣五十個眷村的調查研究最為豐富,該研究提供諸多第一手田野資料並探討「臺北地區實際的族群隔離現象、對國家的認同意識、眷村的建構過程與變遷、眷村的社會文化等問題。」(註16)而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張品理事於民國九十四年、九十五年進行十五座眷村的村史紀錄、老照片收集與眷戶生命史口述訪談,可視為臺北縣眷村村史寫作與普查工作的濫觴。(註17)文建會與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委託臺北縣文史學會辦理「臺北縣未改建眷村文化潛力普查計畫」,於眷村改建最後時刻緊急進行全縣二十一處未改建眷村普查與基礎資料建檔。(註18)上述臺北縣眷村文化工作啟動時程相較於臺北市、桃園縣與新竹市較晚,亟待政府部門與民間社團把握時間共同推動,以保存臺北縣眷村文化軌跡,創造臺北縣多元文化風貌。
國軍老舊眷村歷經十一年改建之後,目前僅剩約一百七十餘處,依國防部改建計畫預定於民國九十八年完成全部眷村改建計畫,故眷村文化空間即將全面消失,當下已是搶救眷村文化空間的最後時刻。隨著眷村拆遷的情勢日益急迫,臺灣各地政府與民間社團陸續保存了數處眷村文化空間,如:臺北市政府設置的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桃園縣政府協助桃籽園文化協會經營之龜山鄉眷村故事館、新竹市政府設置之眷村文化館。各地目前推動中之「眷村文化園區」行動包括:臺北縣的空軍三重一村、桃園縣中壢市的馬祖新村與憲光二村、臺中縣清水鎮的信義新村、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竹籬笆文化公園)、臺南市志開新村(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高雄市眷村文化館(海光三村)、高雄縣鳳山市海軍明德班與鳳山新村十巷、屏東縣屏東市成功新村與崇仁新村、花蓮縣花蓮市美侖溪畔將軍府(復興新村)、澎湖縣馬公市篤行十村。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全國各地的眷村文化工作者於桃園縣政府委託桃籽園文化協會舉辦之全國眷村研討會上首次進行串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籽園文化協會、外省臺灣人協會與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工作小組共同召開「眷村文化保存與修法座談會」,會中達成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修法共識,經由外省臺灣人協會持續推動,修法工作已通過立法院朝野政黨協商,待修法通過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工作將可取得用地與經費之法源依據。
外省臺灣人協會理事長張茂桂表示:「眷村是很多外省人、臺灣人母親,與其在臺後裔不能抹滅的生命記憶;眷村保存對我們而言,在豐富臺灣的歷史與生命共同體的光譜。我們推動主流社會在政治轉型中追求正義,展現出更大的包容與朝向未來的共善之意,讓這裡成為是我們所有人可能的家鄉。」(註19)「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當前臺灣最活躍的眷村保存行動之一,且空軍三重一村已登錄為臺北縣第一個眷村歷史建築物,因此下階段的空軍三重一村保存工作期望爭取成為「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的籌設行動。臺北縣的眷村文化工作於目前之基礎上持續推動將有絕佳的機會,可以適用「國軍老舊眷村建條例」修法,透過容積移轉取得用地、申請眷改基金挹注,保存眷村文化空間作為眷村文化延續之用。「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的設置,對於臺北縣的文化施政與城鄉風貌將有諸多意義:(1)保存眷村文化空間,留下臺灣眷村文化與城鄉記憶。(2)透過民眾參與行動,讓眷村重新營造社區新活力。(3)提供歷史文化教材,促進不同族群相互尊重與彼此理解。(4)保存整理眷村房舍,善用文化空間資源以促發文化活力。
「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可以運用空軍三重一村現有品質良好之房舍與環境進行文化空間再利用,設立眷村文化館、多族群文化展演館、小學鄉土教學教室、三重歷史文化館、城鄉移民會館、淡水河環境教育中心、青年之家、公益村、學習村與眷村美食街,其經營構想可評估成立縣立機構(生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可行性或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推動,委託民間整建與經營(ROT)、整建後委託民間經營管理(OT)或整建後標租予NGO社團與廠商使用。空軍三重一村距離三重市中心商業區與捷運新莊線臺北橋站約僅10分鐘路程、交通相當便利,並可結合第三十五號公園、淡水河畔高灘地與二重疏洪道綠帶與規劃中之藍色公路三重碼頭,連結淡水、八里與大稻埕等地形成知性旅程,上述開放空間之經營則可參考高雄市政府、永和市公所委託奧多廣告經營之城市光廊與仁愛公園奧多咖啡案例,提供縣民一處富涵人文歷史魅力的優質學習遊憩環境。
「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一場兼具理想與務實的行動,更是一場企圖以「四兩撥千斤」的行動,期待透過保存空軍三重一村歷史建築,運用閒置文化空間資源、連結公益社團活力,創造城市嶄新公共空間、豐富市民生活內涵,改變刻板印象偏見觀點、營造市民光榮意識。「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點燃「三重市光榮運動」的引信,未來亦將成為「臺北縣眷村文化運動」的基地,孕育出臺北縣多元文化風貌創造的能量。邀請您,讓我們攜手共同來推動「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為促進臺灣族群包容與理解,打造臺灣新社會一起努力!
(本文作者為「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共同發起人)
註釋
註1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下冊(臺北市,中央通訊社,2005),頁452 。
註2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下冊(臺北市,中央通訊社,2005),頁453 。
註3 鄭政誠,北縣文化第79期(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頁10 。
註4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下冊(臺北市,中央通訊社,2005),頁308 。
註5 李乾龍,三重市公所(http://www.sco.gov.tw/Mayor_02.asp)。
註6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頁3-17。
註7 黃麗玲,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臺北市,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註8 陳其南,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 臺灣文化政策初探 2004-2005(臺北市,文建會,2006),頁125。
註9 張衡華,「三重一村的往事如煙」,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臺北縣,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2006),頁155-161。
註10 李文吉,「三重?三重,好得很!」,人間雜誌第1卷第12期(臺北市,人間雜誌社,1986),頁100。
註11 王繼新,「過往的歲月—空軍三重一村」,眷村進行式 2006年桃園眷村文化節眷村研討會會議手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6),頁32。
註12 王繼新,「即將搬遷的空軍三重一村」,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臺北縣,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2006)。
註13 李俊賢,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臺北市,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2005),頁39。
註14 郭冠麟,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史(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頁434。
註15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文史工作小組,「臺北縣眷村概述」,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5(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頁33。
註16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頁11。
註17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文史工作小組,「臺北縣眷村概述」,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5(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頁4。
註18 臺北縣文史學會,眷村文化潛力發掘普查計畫—臺北縣(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頁1。
註19 張茂桂,「眷村文化 在推土機陰影下」(臺北市,自由時報,2006),民意論壇。
參考書目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發現歷史記憶 與孩子一起認識眷村文化」。人本教育札記第208期(2006. 10):頁22-37。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再現空軍一村—三重市眷村文化公園規劃設計工作營手冊。臺北縣:未刊本,2005。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2005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再現空軍一村」計畫結案報告。臺北縣:未刊本,2005。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2006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營造三重埔e眷村文化園區」計畫結案報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再現空軍一村—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規劃計畫結案報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當社區碰上藝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蛻變展翅—文化空間營造與地域光榮運動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未刊本,2007。
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認識臺灣眷村1949-2006。臺北市:民主進步黨,2006。
光華畫報雜誌社。「眷村開門 Saving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臺灣光華雜誌第12期(2006.12):頁114-123。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
李俊賢。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臺北市:未刊本(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2005。
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臺北縣: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2006。
桃籽園文化協會。眷村進行式 2006年桃園眷村文化節眷村研討會會議手冊。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未刊本,2005。
桃籽園文化協會。眷村驛 眷戀我的臺灣村 2005年桃園眷村文化節眷村研討會會議手冊。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未刊本,2006。
黃洛斐、吳東明、董俊仁。「消失的文化空間」。先把社區做好—縣市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2005.10):頁67-68
董俊仁。當前臺灣地方社區組織之空間條件研究。臺北縣,未刊本(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0。
董俊仁。蛻變展翅—「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三重人第54期(2006.06):頁19-21。
臺北縣政府。「即將搬遷的空軍三重一村」。北縣SOHO(2006.09):頁6-7。
臺北縣政府。「擘畫眷村未來的美麗願景 空軍三重一村」。Show北縣第84期(2006.07):頁34-37。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北縣文化第79期。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臺北縣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專輯 2006社區動起來。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5。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6。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上下冊)。臺北縣:三重市公所,2005。
[參考文章]
回應歷史,營造家園—「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
董俊仁
「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自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發起至今將近三年,此一民間自發的眷村文化搶救行動,在夙有「黨外綠洲」與「民主聖地」之稱的臺北縣三重市發起,其行動意涵頗令人好奇注目。三重城市發展過程歷史性遺留的眷村文化資產,在當前國族政治糾葛衝突、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消失與三重城市意涵亟待創造的時勢下,「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試圖把握歷史的機會,透過人民的集體行動保存空軍三重一村、營造眷村文化園區,促進族群理解和好、創造三重城市榮光。本文將透過理解三重城市身世,探究「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意涵,回顧「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歷程,剖析行動意涵、釐清行動條件、檢討行動經驗,並以保存空軍三重一村營造為「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為臺北縣文化風貌型塑與眷村文化政策提出建言。
臺北大橋:承載夢想之地到落地生根
探討「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之前,本文欲再重新闡述三重城市身世,以提供理解此一行動發起的時空背景與意圖。地理上,三重市位於淡水河西岸,地處臺北盆地中央,轄區面積約為十六平方公里,與臺北三市街艋舺、城內與大稻埕僅一水之隔。歷史上,文獻記載明鄭時期三重一帶仍為平埔族武灣社漁獵之地。清朝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前後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移民,由新莊街逐漸向鄰近新莊的頭前埔(今頭前地區一帶)開發,再沿著大漢溪向下游拓墾,形成二重埔諸多小聚落(今頂崁地區一帶),最後開發的一段新生地稱之為三重埔,即為今日「三重」之由來,亦為臺灣先民拓墾史之見證。(註1)
自清朝建臺北城以來,日本殖民政府、國民政府延續以臺北城作為臺灣島政治商業中心,形成今日臺北都會區的空間結構。一水之隔的臺北縣由於地利之便,五○年代臺灣工業化後即快速吸引中南部城鄉移民聚居,進而再強化臺北都會區成為以老臺北市(今日之大同、萬華、中山、中正、大安、信義、松山等區)為中心的環型都市結構。位於淡水河左岸的三重市,早於清朝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即為臺灣南北交通要道,臺灣工業化以來因地利之便最早吸引大量城鄉移民前來打拼謀生。(註2)民國四十四年政府公佈三重地區都市計畫,計畫面積為七點二五公頃,幾達三重市行政區總面積半數,可証當年都市發展之迫切性。民國五十一年,各地城鄉移民移居設籍人口突破十萬人,三重市升格為臺北縣第一座縣轄市,亦是全臺灣第一座因人口聚居而升格的縣轄市。
三重市由於交通便利、產業迅速發展,造成人口聚居、都市急遽擴張,以致政府治理不及因應造成都市公共建設不足,復因都市產業變遷為輕工業,住民多為城鄉移民、住宅與工廠混合使用,因此水患、擁擠、髒亂與角頭等逐漸成為外人對於三重市的刻板印象與偏見觀點。鄭政誠於民國九十二年研究指出:「……惜過往主政者未能有效規劃三重,加以洪患嚴重、居民教育水平偏低及人口組成複雜、移民城市的過客心態等眾多因素,三重市的發展並不理想,甚至蒙上『流氓城市』、『髒亂之鄉』此等污名。至民國八○年後,由於居民自主意識逐漸增高,加上主政者意願,三重建設發展已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惟過於靠近臺北都會中心,是以衛星市鎮之附屬機能恐怕短期不易改變,到底三重未來應朝何種機能城市發展,此實有賴執政者與全體市民共同集思廣益加以規劃、解決。」(註3)中華民國國家定位與臺灣地方自治行政區劃之間的扞格,造成臺北都會區一個生活圈卻分由二個不同的政府單位治理,衍生不同的治理制度與生活環境,導致臺北縣都會區十座縣轄市的公共建設與服務品質不符住民需求,實為三重市與臺北縣治理困境的淵源。臺北縣政府周錫瑋縣長積極推動「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意圖以修法解決制度困境,「地方制度法」修法公告實施後臺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可望為前述提問提供解決契機。
三重市的都市化歷程與公共建設不足導致城市污名化現象,歷屆三重市長不約而同以強化基礎建設與文化建設為治理要務,即是有感於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地方文化與強化地方認同之迫切性。民國七十七年全臺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屆期後,行政院公佈實施「加速取得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方案」,三重市因設籍人口已達三十六萬六千人,增加取得三十三座公園用地,而今日三重市開闢之綠地公園計有四十四處、面積合計約十三公頃,不下臺北市各行政區規模。(註4)民國八十一年三重市長補選,由民進黨提名的陳景峻當選,提出建設三重市成為「文化、綠化、現代化」的城市,即積極開闢公園綠地並舉辦文化活動。民國八十七年國民黨提名的朱清發當選市長,持續進行三重市各項公共建設,完成三重市行政大樓改建與綜合體育館新建之硬體建設規模。民國九十一年續由國民黨提名的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當選市長,李市長長年致力文化事業、素以文化建設見長,競選連任政見更闡述「……,期能全方位建設,讓三重脫胎換骨,成為一等城市,使市民有歸屬感和榮譽感……。」(註5)綜觀三重市政於歷屆縣長與市長賡續努力下,公共建設與市民服務於質量上均有長足進步,並已獲得多數市民肯定;惟三重市民對於三重市的認同感是否同時獲得提升?是否可以昂然說出:「我住三重市,我是三重人!」此提問實為「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關注焦點。
寶島大夢:民主政治到社區總體營造
戰後的臺灣社會受到歐美「現代化理論」的影響,在政治高壓統治的氣氛中致力追求工業化、現代化,締造出臺灣經濟奇蹟。戰後五十年,臺灣被納入國際經濟邊陲分工位置,形成產業資本主義化、社會結構多元化,高度的經濟發展形成了多元的社會,而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民間要求參與政治的呼聲日漸高漲,執政的國民黨被迫逐步開放民主政治。因此,臺灣的民主政治與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並非是與「現代化」同時並行,而是歷經四十年「政治萎縮、經濟躍進」的畸形發展歷程。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逝世,由李登輝繼任總統,李登輝以第一位臺灣人總統的身分入主總統府,李登輝繼承了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提出「生命共同體」論述,藉以打造新國家認同。(註6)
臺灣特殊的歷史過程造成本土歷史與文化的斷層,自八○年代開始民主運動衝撞國家威權體制累積的能量,同時點燃了社會運動的火苗。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政府解除戒嚴令,在解嚴前後掙脫出來的臺灣民間社會力,除了在政治領域上持續要求國家進行制度的變革,也開始投身挽救日漸破敗的鄉土。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三日成立的鹿港文教基金會,悄悄地揭開了草根社區運動的序幕,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團體如同雨後春筍在臺灣各地浮現出來。民國八十三年十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在行政資源的挹助之下,「社區總體營造」成為顯學,連帶促成地方文史團體與社區組織的蓬勃發展。
對於當時國家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黃麗玲在民國八十四年的研究中指出八○年代是對抗國家的政治運動與社會運動的高峰期,相對地在九○年代時勢中誕生的社區運動及「社區共同體」論述因其同化取向,而在本土化的脈絡中與政治的「生命共同體」論述產生了共振效果,共同朝向建構新的國族國家(nation state)。在這個時期,「社區」已經脫離了她在威權時期所扮演的民生基礎及政治動員的角色,而在草根民主與民粹政治並行的本土化過程中,轉換為一個具有能動性的社會單位。國家此時透過文建會所執行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雖然不是出自於國家機器的靈敏應對,然而藉由資源的下放,卻也重新調整了國家和社會的關係,部分地緩和了國家的正當性危機(註7)。
自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開始,至今已有十三年的歷史,政策推手陳其南認為:「社區總體營造是跨越最多政府部會的施政理念,也是地方認同意識與公民社會建構的基石。」(註8)在這十三年之間,「社區」這門顯學以烽火蔓延、風起雲湧的形勢席捲臺灣,透過政府、民間與社區的共同努力,臺灣社會確已累積相當多豐富動人的「社區總體營造」案例經驗,諸如:農漁村、客家聚落、原住民部落等鄉村型社區營造案例,惟獨都市型社區營造案例較為稀少。都市型社區由於形成歷程短暫,社區與地方認同感不足,社區意識與參與動能薄弱,造成社造工作推動的困難度較高。「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以民間自發行動結合民間與政府行政資源,試圖於「眷村文化保存運動」同時推動三重市「社區總體營造」,其行動歷程與經驗已成為當前臺灣都市社區營造與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工作重要案例之一。
眷村再生:以眷村保存豐富臺灣文化
「眷村」是臺灣近代特殊歷史過程中產生的獨特住居型態,眷村特有的住居記憶與人文網絡是多數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經驗,是臺灣重要的文化泉源,亦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臺灣的眷村多數在民國四十年初期設立,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眷村由於生產過程的特殊性以致於長期難以改建,無意間保留了特殊的歷史風貌與人文氛圍。眷村為國家提供土地房舍予軍眷居住,透過「居住證」之認可機制提供眷戶居住權,眷戶並未擁有房舍與土地之所有權。民國八十五年公告實施之「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即為國家透過政策法令處理眷村的歷史命題,在現行機制下眷村土地成為眷村改建的資本,藉以運作眷村改建機制,因此近十年來臺灣各地眷村幾乎同時面臨重大改變,多數的眷村快速拆除改建成為公寓大廈,老舊眷村已難復見。
臺灣眷村的歷史意義與價值,一般認為可以作為外省族群因戰爭播遷來臺灣,從臨時安置到落地生根的見證。眷村是政府為安置軍眷而形成的社區,故眷村文化因子可從以下面向加以探討:社群面向與國家認同、隸屬軍種緊密關聯,時間面向反映臺灣戰後政治社會經濟發展歷程,空間面向則與眷村空間類型、空間生產條件與眷村所在環境息息相關。以探究空軍三重一村的歷史文化為例,可以粗略分析如下:(1)在社群面向之國家認同與時間面向,空軍三重一村與臺灣各地其他眷村殊無差異。(2)在社群面向之隸屬軍種,空軍三重一村與同屬空軍軍種之眷村,共享空軍之眷村文化,與不同軍種間之眷村文化則有差異。(3)在空間面向空軍三重一村沿用日治時期防砲陣地基地,故眷村小山坡(防砲陣地掩體)為一村人之重要生活場景;另因鄰近淡水河故常受水患之苦,特殊之「防洪樓」建築可見證其地域特性,而此地區洪患歷史經驗同時又與眷村外之族群共享。因之,眷村文化之特性可包括:(1)共通性:全國各地眷村人擁有共同國家認同與中原文化傳承。(2)特殊性:不同軍種之眷村人有其專屬之強勢省份文化與次文化。(3)地域性:各地眷村人與其所處環境與族群產生地域之文化創造。(4)時代性:眷村凍結的空間感反映其獨特之歷史脈絡。(5)空間性:眷村人與眷村房舍空間配置形成之空間經驗與文化創造。
臺灣眷村存在已有五十餘年歷史,在眷村改建轉型成為新城後,眷村文化將隨時空變遷轉型。眷村二代子弟張衡華於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中表示:「……因為〝眷村文化〞隨著新社會的形態改變即將式微走入歷史不復存在;在它存在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歲月中,給每個個人、家庭、社會,甚至國家創造並注入諸多多元的養料才孕育出在中華人文歷史中特有的〝眷村文化〞。為使這個在臺灣社會生活中特有的〝眷村文化〞不致在日後無籍可追,無蹟可考,乘開創〝眷村文化〞的長者依然健在,乘〝眷村文化〞的親身經歷者記憶尚新時採用一切方法將它鮮活的以實物、以文字圖片等方式保留下來傳頌後代子孫,吾認為真是一件極為可頌的,……。〝文化〞是有生命的活體,必須有人代代相傳去呵護,去培育,去發揚,而沒有文化底蘊的群體不會久遠的。」(註9)
「眷村」作為眷村文化依存的實質環境,是臺灣眷村文化的關鍵見證,因之亦成為眷村文化工作的關鍵命題,是故全國各地的眷村文化工作者皆汲汲於推動眷村文化空間之保存,進而於此基礎上再進行相關文化軟體工作。然而,現行「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機制未有眷村土地與房舍保存的相關規定,因此無法取得土地並保存與再利用眷村文化空間。「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選擇位於三重市都市計畫編訂公園用地之空軍三重一村做為主體,即是援引現行都市計畫法規定,公園用地無法於市場標售且有百分之十五之建蔽率可作為公園相關建築設施之用,作為推動空軍三重一村保存的基礎條件。都市計畫的編訂提供了空軍三重一村保存的機會,然而卻非保存行動的關鍵。事在人為,眷村的社區工作是由眷村自治會負責推動,在三重五座眷村中唯有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已交由眷村第二代接棒,目前擔任自治會會長的王繼新先生為人謙沖熱誠,對於眷村文化工作有理念,積極促成自治會參與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成就保存行動啟動的關鍵條件。
蛻變展翅:以眷村保存打造三重榮光
刻板印象與偏見觀點源於人們對於事物的陌生與疏離,無論是外人對於三重的印象或是本省人對於外省人的印象皆然;「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的意義即在於透過接觸、認識與對話,提供一個顛覆刻板印象、超越偏見觀點的三重群像。李文吉於民國七十五年以三個月的時間於三重市進行採訪,發表「三重?三重,好的很!」報導,人間雜誌主編指出:「長年以來,暴力、色情、髒亂是大眾傳播中為三重市所造的形象。獨獨本文的作者(李文吉),把他的焦點放在三重市淡水河堤一帶的社區,看見三重人民的勤勞、責任、尊嚴、自信,以及對家庭、朋友和鄰人的關懷、友愛、支援和希望……」。(註10)而眷村二代王繼新會長對於三重市的情感亦足以讓三重人深刻反省:「在我的生命中除了父、母、兄、姐、妹的名字外,烙印最深的就是『三重』這個名字,他是我的故鄉,我永遠的故鄉。」(註11)三重市是臺灣移民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軍三重一村保存將是三重市民人心的試煉,試煉多數三重市民(本省人)對於少數三重市民(外省人)生命情感的尊重與包容。筆者相信當三重市能夠留下一座眷村,三重市民能夠瞭解認同支持眷村保存行動,進而以擁有眷村文化園區為榮,屆時三重市將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
國民政府播遷至臺北市後,三重市由於地利之便設有數個軍事機構,包括:位於今日正義南路光興國小的憲兵學校、位於今日三和路光榮國中的防砲司令部、位於今日五谷王北街先嗇宮旁的電檢處,同時政府於軍事機構週邊設置眷村以安置軍眷、穩定軍心。空軍三重一村位於臺北縣三重市正義南路與同安東街路口北側,鄰近光興國小與同安公園,為民國四十三年婦聯會為安置空軍防砲司令部軍士官所興闢,原眷戶共有五十九戶,佔地約有一點四公頃。空軍三重一村現址原為日軍防守臺北橋與臺灣總督府之防砲陣地掩體(一村眷戶稱之為小山坡),戰後眷村房舍以圍繞砲陣地掩體佈局,隨著時代變遷防砲陣地遺構轉變為今日之大廣場與小公園等開放空間。空軍三重一村原眷戶軍階多樣,故眷舍類型包含甲、乙、丙三種房型,另因眷村緊鄰淡水河常遭颱風水患損毀,經軍方體恤同意眷戶陸續改建,復以自治會與眷戶用心經營形成今日居住品質良好之社區環境。自國防部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政策以來,空軍三重一村由於被編訂為都市計畫第三十六號公園用地,眷戶一直處於擔心提前拆遷的不安情境,直至民國八十七年完成改建認證確定待板橋市健華新城完工後再行搬遷,眷戶的心情方較為篤定、關注焦點亦由爭取就地改建安置轉為關心改建新城的期程。(註12)民國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健華新城改建作業持續進行中,空軍三重一村等候搬遷拆除之際,熱心的市民、社團與眷村組織者為保留三重市眷村生活記憶與尊重多族群文化歷史,共同發起了「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開展了一場關注城市文化歷史發展與多元族群和諧的行動。「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眷村文化空間保存行動,亦是扭轉三重市城市內涵與形象的行動。
眷村作為集合式居住類型,即具有「領域感」意義,「竹籬笆」一詞即表徵眷村從家戶到巷道再到村外之多層次領域感的存在。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如同臺灣各地的眷村保存工作所面臨的挑戰,在論述上必須回應眷村文化是什麼?為什麼要保存眷村文化?在行動上必須處理眷村文化要保存什麼?眷村文化要怎麼保存?由於眷村長期的封閉感,造成週邊鄰里與外界對於空軍三重一村感覺陌生,「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工作小組」在行動上,即著力於讓空軍三重一村從一處好品質的封閉型社區環境,逐漸轉變成為一處富涵歷史文化的公共空間。為了能邀請更多社區民眾共同參與、關注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議題,工作小組依眷村內部情勢演變,陸續在眷村內舉辦了對村外社區、市民開放的活動,如:蚊子電影院、座談會、影像展、工作營、公共藝術展、研討會與常態性課程等,以持續為營造行動累積參與義工與能量。
「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自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發起後,工作小組於民國九十四年四月與臺北縣市十七所社區大學組成之淡水河守護聯盟合作舉辦「三重一村與淡水河的愛與情座談會」,探討空軍三重一村與淡水河五十餘年人與河流的記憶,展開空軍三重一村第一次的眷村環境導覽與眷村文史口述的工作。民國九十四年六月與外省臺灣人協會、三重社區大學合作於空軍三重一村廣場舉辦「二○○五年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於六月十一日至七月二日播映六部紀錄片,包括蕭菊貞導演拍攝的「銀簪子」、湯湘竹導演拍攝的「山有多高」、鳳凰衛星電視臺提供的「一九四九大遷徙」、胡臺麗導演拍攝的「石頭夢」、顏蘭權與莊益增導演拍攝的「無米樂」、崔愫欣導演拍攝的「貢寮你好嗎」。「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放映期間獲致輿論報導關心,三重市眷村保存議題首度見諸於媒體,同時「無米樂」與「貢寮你好嗎」二部頗獲好評之紀錄片,吸引約二百位民眾首次進入眷村,觀賞首度於眷村播映探討本土農村與漁村議題的紀錄片。社區營造必須是兼具理想且務實的行動,以「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來思考,在籌備之初工作小組有意識選擇探討眷村外省族群生命經驗的紀錄片,期待透過影像力量凝聚眷村人對於眷村生命經驗的情感,同時為保存工作伸出友善的手。而選擇「無米樂」與「貢寮你好嗎」二部本土旗幟鮮明的紀錄片,則是搭配此二片風潮邀請眷村外的觀眾進入眷村,帶動眷村保存議題。預期中在眷村播映這二部紀錄片的風險果然發生,然而面對自我創造的挑戰也帶來新的力量,在「貢寮你好嗎」播映會場筆者與眷村影像工作者李俊賢結識,李俊賢「寄望『影像』強化記憶的穿透力,讓攝影來對抗遺忘!」(註13)以眷村影像壯大了行動力量,而筆者也相信社會的進步就來自於多元差異之間的包容與對話。
民國九十四年八月,工作小組與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合作舉辦六天五夜的「再現空軍一村—三重市眷村文化公園規劃設計工作營」,同時成立「空軍三重一村村史工作站」。工作營期間透過學員、工作小組與眷村自治會的努力,持續累積空軍三重一村之口述歷史訪談與老照片影像,展開「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編輯製作工作。工作營籌備期間,引發公共電視台策劃之「我們同國」紀錄片拍攝計畫徵詢,經雙方懇談後由呂東熹製作人、吳東牧與王興中導演展開為期十四個月的紀錄片拍攝計畫,「遲暮旅程」紀錄片於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先後於誠品書店敦南店與公共電視台公開播映,呈現引人深思的眷村臨老遷徙與記憶重生故事。民國九十五年四月,眷村自治會與工作小組完成全國第一本由眷村自治會自力出版之「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同時舉辦「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發表會與臺灣眷村影像展」與「二○○六年三重市眷村蚊子電影院」,引發TVBS電視台「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臺灣」節目與平面媒體關心報導,並獲得全國各地眷村文化工作者的關注。同時,工作小組與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合作,獲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推薦與文建會補助辦理「九十五年度縣市層級社區營造輔導計畫」,即聘請吳東明先生為專職工作人員,並設立工作室推動「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由於眷村改建新城情勢複雜,故工作小組未直接進駐眷村工作,而以舉辦活動方式逐漸打開眷村大門、邀請眷村外之民眾來到眷村。期間工作小組舉辦了「蛻變展翅—文化空間營造與地域光榮運動研討會」,並於暑假期間與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合辦「二○○六少年遊—三重市眷村文化歷史探索隊」,拓廣拓深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的議題與意涵。
為能保存空軍三重一村、避免拆遷危機,工作小組主動向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提出空軍三重一村文化資產審查申請,五月十五日文化局邀集審查委員進行會勘,七月二十七日空軍三重一村防砲陣地遺構與眷村現有房舍通過歷史建築登錄審查,臺北縣政府於八月二十八日公告空軍三重一村「全村」登錄歷史建築,為空軍三重一村的保存奠下基礎。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健華新城交屋後,眷村搬遷已迫在眉捷,工作小組評估由專職工作人員每天定時於一村自治會定點工作,進行三重市五眷村之文物與老照片蒐集工作並掌握眷村及時動態。然由於工作人力有限、行政事務繁雜,此想法未能獲得足夠資源支持實現,殊為可惜。因此,工作小組決定將每週二於外臺會召開之工作會議移往空軍三重一村舉辦,同時工作小組面臨組織成長瓶頸,且面對繁雜之眷村文化工作亦深覺知識之貧困,由吳東明提議之「後眷村時代—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論壇」因而產生。民國九十五年九月至九十六年二月每週二晚間工作小組於空軍三重一村展開「後眷村時代—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論壇」與「眷村再生—文化資產新生命論壇」,歷經二十六場次課程逐步為營造行動累積義工團體,義工的加入為工作小組帶來新能量,借重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的支持,工作小組也逐步由義工劉翰雲與陳美玲開展眷村文物收集與眷戶生命史訪談的工作。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工作小組有感於眷村搬遷後應逐漸轉化社區空間為公共空間,藉以漸進轉化眷村內外之關係以累積營造行動能量,故結合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向文建會申請「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展開「眷村開門」公共藝術行動。由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陳幸均理事擔任策展人,邀請李俊賢、李國民、許拯人、彭弘智與微型樂園進行公共藝術創作。陳幸均與微型樂園合作「房子的記憶」,以reacTABLE技術將眷村的老照片與其他的記憶片段象徵的老照片或聲音串聯起來。李俊賢以「衣服」隱喻「記憶」,佈置臺灣眷村照相簿之「開門影像檔」,藉由打開眷村、眷戶、客廳、房間與衣櫃的門開啟眷村記憶心門。李國民拍攝十六戶眷戶室內場景製作「三重一村手工書」,呈現抽離現實虛無美感的眷戶生活場景。許拯人以鑲有半透明中國地圖的突面鏡,探討眷村居民與中國大陸「故鄉‧異鄉」情感關聯。彭弘智以攝影機架設在三重一村眷戶飼養的狗狗頭上拍攝紀錄片,「三重一村的BOBO與NONO」從狗狗的視角紀錄眷村勾起眷村最平凡的記憶。「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其間透過自治會與王繼新會長的協助,工作小組徵得眷戶蕭家同意使用其閒置房舍即由論壇義工劉翰雲與陳美玲進駐,配合十二月下旬舉辦二天之「當社區碰上藝術研討會」展開眷村文物佈展工作。此眷村文物展示站隨著眷村文化工作的推展,逐漸擴張功能成為眷村文化工作站,與自治會二樓之上課、會議空間有互補之用。同時,尚未搬離之眷戶也開始聚集於小公園增加使用設備,將小公園轉化為一使用強度極高之公共空間,並產生豐富之空間經驗。
為能確保空軍三重一村歷史建築於「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成立前獲得妥善維護,工作小組積極思考圍籬與保全之外的眷村維護管理機制。因此,工作小組結合三重在地之三重與蘆荻社區大學於春季班開課,規劃開設十八週(民國九十六年三月至七月)免費課程六門(週一至週六)。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中旬,工作小組與三重社區大學合辦之「眷村講堂」開班,共吸引約七十位學員選課,順利開辦之「眷村講堂」包括:節慶活動班、社區營造班、眷村攝影班與眷村美食班。各課程學員透過工作小組講師,於課程中逐步認識空軍三重一村環境與「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根據期末問卷調查多數學員於十八週課程後已能提出對於眷村文化園區營造的想像與願景。同時,工作小組並積極轉型籌組「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協會」,為後續眷村文化園區籌設與經營相關事宜做好準備。
多元豐厚:催生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
根據統計國防部列管之眷村有八百八十八處(註14),其中臺北縣的眷村數為九十六個,占總數之百分之十點八,僅次於臺北市居全國第二位;眷戶數為一萬三百三十七戶,占總數之百分之十七點三八,居全國第三位。臺北縣的眷村分佈集中於中和(二十九個)、新店(十五個)、板橋(九個)一帶,合計為五十三個,其餘四十三個眷村則散佈於十六鄉鎮市,其中有五個眷村位於三重市。(註15)臺北縣的眷村研究,以何思瞇於民國九十年透過對臺北縣五十個眷村的調查研究最為豐富,該研究提供諸多第一手田野資料並探討「臺北地區實際的族群隔離現象、對國家的認同意識、眷村的建構過程與變遷、眷村的社會文化等問題。」(註16)而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張品理事於民國九十四年、九十五年進行十五座眷村的村史紀錄、老照片收集與眷戶生命史口述訪談,可視為臺北縣眷村村史寫作與普查工作的濫觴。(註17)文建會與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委託臺北縣文史學會辦理「臺北縣未改建眷村文化潛力普查計畫」,於眷村改建最後時刻緊急進行全縣二十一處未改建眷村普查與基礎資料建檔。(註18)上述臺北縣眷村文化工作啟動時程相較於臺北市、桃園縣與新竹市較晚,亟待政府部門與民間社團把握時間共同推動,以保存臺北縣眷村文化軌跡,創造臺北縣多元文化風貌。
國軍老舊眷村歷經十一年改建之後,目前僅剩約一百七十餘處,依國防部改建計畫預定於民國九十八年完成全部眷村改建計畫,故眷村文化空間即將全面消失,當下已是搶救眷村文化空間的最後時刻。隨著眷村拆遷的情勢日益急迫,臺灣各地政府與民間社團陸續保存了數處眷村文化空間,如:臺北市政府設置的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桃園縣政府協助桃籽園文化協會經營之龜山鄉眷村故事館、新竹市政府設置之眷村文化館。各地目前推動中之「眷村文化園區」行動包括:臺北縣的空軍三重一村、桃園縣中壢市的馬祖新村與憲光二村、臺中縣清水鎮的信義新村、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竹籬笆文化公園)、臺南市志開新村(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高雄市眷村文化館(海光三村)、高雄縣鳳山市海軍明德班與鳳山新村十巷、屏東縣屏東市成功新村與崇仁新村、花蓮縣花蓮市美侖溪畔將軍府(復興新村)、澎湖縣馬公市篤行十村。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全國各地的眷村文化工作者於桃園縣政府委託桃籽園文化協會舉辦之全國眷村研討會上首次進行串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籽園文化協會、外省臺灣人協會與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工作小組共同召開「眷村文化保存與修法座談會」,會中達成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修法共識,經由外省臺灣人協會持續推動,修法工作已通過立法院朝野政黨協商,待修法通過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工作將可取得用地與經費之法源依據。
外省臺灣人協會理事長張茂桂表示:「眷村是很多外省人、臺灣人母親,與其在臺後裔不能抹滅的生命記憶;眷村保存對我們而言,在豐富臺灣的歷史與生命共同體的光譜。我們推動主流社會在政治轉型中追求正義,展現出更大的包容與朝向未來的共善之意,讓這裡成為是我們所有人可能的家鄉。」(註19)「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當前臺灣最活躍的眷村保存行動之一,且空軍三重一村已登錄為臺北縣第一個眷村歷史建築物,因此下階段的空軍三重一村保存工作期望爭取成為「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的籌設行動。臺北縣的眷村文化工作於目前之基礎上持續推動將有絕佳的機會,可以適用「國軍老舊眷村建條例」修法,透過容積移轉取得用地、申請眷改基金挹注,保存眷村文化空間作為眷村文化延續之用。「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的設置,對於臺北縣的文化施政與城鄉風貌將有諸多意義:(1)保存眷村文化空間,留下臺灣眷村文化與城鄉記憶。(2)透過民眾參與行動,讓眷村重新營造社區新活力。(3)提供歷史文化教材,促進不同族群相互尊重與彼此理解。(4)保存整理眷村房舍,善用文化空間資源以促發文化活力。
「臺北縣眷村文化園區」可以運用空軍三重一村現有品質良好之房舍與環境進行文化空間再利用,設立眷村文化館、多族群文化展演館、小學鄉土教學教室、三重歷史文化館、城鄉移民會館、淡水河環境教育中心、青年之家、公益村、學習村與眷村美食街,其經營構想可評估成立縣立機構(生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可行性或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推動,委託民間整建與經營(ROT)、整建後委託民間經營管理(OT)或整建後標租予NGO社團與廠商使用。空軍三重一村距離三重市中心商業區與捷運新莊線臺北橋站約僅10分鐘路程、交通相當便利,並可結合第三十五號公園、淡水河畔高灘地與二重疏洪道綠帶與規劃中之藍色公路三重碼頭,連結淡水、八里與大稻埕等地形成知性旅程,上述開放空間之經營則可參考高雄市政府、永和市公所委託奧多廣告經營之城市光廊與仁愛公園奧多咖啡案例,提供縣民一處富涵人文歷史魅力的優質學習遊憩環境。
「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一場兼具理想與務實的行動,更是一場企圖以「四兩撥千斤」的行動,期待透過保存空軍三重一村歷史建築,運用閒置文化空間資源、連結公益社團活力,創造城市嶄新公共空間、豐富市民生活內涵,改變刻板印象偏見觀點、營造市民光榮意識。「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是點燃「三重市光榮運動」的引信,未來亦將成為「臺北縣眷村文化運動」的基地,孕育出臺北縣多元文化風貌創造的能量。邀請您,讓我們攜手共同來推動「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為促進臺灣族群包容與理解,打造臺灣新社會一起努力!
(本文作者為「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共同發起人)
註釋
註1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下冊(臺北市,中央通訊社,2005),頁452 。
註2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下冊(臺北市,中央通訊社,2005),頁453 。
註3 鄭政誠,北縣文化第79期(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頁10 。
註4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下冊(臺北市,中央通訊社,2005),頁308 。
註5 李乾龍,三重市公所(http://www.sco.gov.tw/Mayor_02.asp)。
註6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頁3-17。
註7 黃麗玲,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臺北市,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註8 陳其南,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 臺灣文化政策初探 2004-2005(臺北市,文建會,2006),頁125。
註9 張衡華,「三重一村的往事如煙」,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臺北縣,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2006),頁155-161。
註10 李文吉,「三重?三重,好得很!」,人間雜誌第1卷第12期(臺北市,人間雜誌社,1986),頁100。
註11 王繼新,「過往的歲月—空軍三重一村」,眷村進行式 2006年桃園眷村文化節眷村研討會會議手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6),頁32。
註12 王繼新,「即將搬遷的空軍三重一村」,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臺北縣,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2006)。
註13 李俊賢,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臺北市,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2005),頁39。
註14 郭冠麟,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史(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頁434。
註15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文史工作小組,「臺北縣眷村概述」,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5(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頁33。
註16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頁11。
註17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文史工作小組,「臺北縣眷村概述」,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5(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頁4。
註18 臺北縣文史學會,眷村文化潛力發掘普查計畫—臺北縣(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頁1。
註19 張茂桂,「眷村文化 在推土機陰影下」(臺北市,自由時報,2006),民意論壇。
參考書目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發現歷史記憶 與孩子一起認識眷村文化」。人本教育札記第208期(2006. 10):頁22-37。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再現空軍一村—三重市眷村文化公園規劃設計工作營手冊。臺北縣:未刊本,2005。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2005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再現空軍一村」計畫結案報告。臺北縣:未刊本,2005。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2006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營造三重埔e眷村文化園區」計畫結案報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再現空軍一村—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規劃計畫結案報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當社區碰上藝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蛻變展翅—文化空間營造與地域光榮運動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縣:未刊本,2006。
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眷村開門—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公共藝術行動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未刊本,2007。
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認識臺灣眷村1949-2006。臺北市:民主進步黨,2006。
光華畫報雜誌社。「眷村開門 Saving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臺灣光華雜誌第12期(2006.12):頁114-123。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
李俊賢。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臺北市:未刊本(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2005。
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臺北縣: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2006。
桃籽園文化協會。眷村進行式 2006年桃園眷村文化節眷村研討會會議手冊。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未刊本,2005。
桃籽園文化協會。眷村驛 眷戀我的臺灣村 2005年桃園眷村文化節眷村研討會會議手冊。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未刊本,2006。
黃洛斐、吳東明、董俊仁。「消失的文化空間」。先把社區做好—縣市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2005.10):頁67-68
董俊仁。當前臺灣地方社區組織之空間條件研究。臺北縣,未刊本(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0。
董俊仁。蛻變展翅—「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三重人第54期(2006.06):頁19-21。
臺北縣政府。「即將搬遷的空軍三重一村」。北縣SOHO(2006.09):頁6-7。
臺北縣政府。「擘畫眷村未來的美麗願景 空軍三重一村」。Show北縣第84期(2006.07):頁34-37。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北縣文化第79期。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臺北縣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專輯 2006社區動起來。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5。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2006。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鄭懿瀛。三重市志續編(上下冊)。臺北縣:三重市公所,2005。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